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審核各縣(市、區)黨委、紀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。宗炳國攝
“這個區鎮黨工委上半年未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工作,意味著班子主體責任未能真正扛起來,作為縣(市、區)黨委一把手,有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?如何解決?”在今年二季度全市黨建工作點評會上,督查中發現的問題一一“晾曬”出來,“責任”和“壓力”成為與會人員最為深刻的感受。
近年來,南通市紀委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職責定位,抓住領導干部這個“關鍵少數”,牢牢牽住“牛鼻子”,打造明責定責、督責考責、追責問責環環相扣的責任鏈,層層傳導壓力,推進“兩個責任”落實落地。
清單化明責,讓“關鍵少數”知道“抓什么”“怎么抓”
種好責任田必須采用承包制,厘清責任邊界,制定可量化、可操作的責任清單,責任清才能任務明。南通市落實“兩個責任”的一個鮮明特點,就是把責任細化為一項項具體任務。在出臺《南通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黨委主體責任、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辦法》基礎上,每年年初制定“對照清單”。2021年,縣(市、區)和市級部門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分別細化為27個方面94項和21個方面65項具體任務。要求班子和班子成員根據這些“規定動作”,制定個性化責任清單,明確“責任內容”“工作措施”“序時進度”等要素,不但明確“要做什么”,更明晰了“怎么抓落實”“做成什么樣”。
“責任清單就是落實責任的‘施工圖’,分管領域不同,風險點也不同。為什么你們單位這三位班子成員的責任清單內容雷同?”2021年初,有8個單位的責任清單被市紀委退回要求重新修訂,堅決防止清單制定走形式、“上下一般粗、左右一個樣”。
為了強化”第一種形態”的運用,專門下發《關于強化運用監督執紀“第一種形態”、完善黨委(黨組)主體責任清單的通知》,將運用“第一種形態”納入主體責任清單,“軟指標”變成“硬任務”,通過實施談心談話、誡勉談話、回訪談話、日常監督檢查等方式,督促壓實各級黨組織責任。
常態化督責,抓“關鍵少數”管好“絕大多數”
一分部署,九分落實。南通市紀委不斷深化“清單明責、履責記實、季度督查、上會點評、交辦督辦、約談提醒”制度規范,擰緊責任傳導鏈條,著力破解責任落實“空、虛、缺”等問題。
督責,是責任鏈條的關鍵環節。緊盯“關鍵少數”,按照 “ 抓書記、書記抓”的思路,重點督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責任落實情況,通過抓“關鍵少數”管好“絕大多數”。
強化履責記實,開發市本級履責記實考評系統,督促分層級用好省、市兩級平臺,實現“責任指標在線分解、責任落實在線監督、履責情況在線掌握”,以記實倒逼高質量履責。
抓實季度督查,這是2017年延續至今的一項“特色工作”。至2020年,逐步固化為由市委牽頭,紀委監委、組織部、宣傳部、市級機關工委等單位抽調人員與黨風監督員組成“4+1”督查小組,對縣(市、區)和市級機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情況進行檢查,重點檢查黨委(黨組)落實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、作風建設、選人用人、黨內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內容,督查檢查還延伸至下屬單位,以此印證黨委(黨組)抓責任落實情況。
市委常委會每季度安排一次黨建工作點評會,“當面鑼、對面鼓”,點到具體單位、具體問題,縣(市、區)黨委和機關部門黨組“一把手”當場接收“問題清單”。市委書記進行點評,提要求、壓擔子。這樣的“平時成績”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依據,納入年度黨的建設考核。
同時,充分發揮紀委“協”和“助”的作用,凡市委巡察、查辦案件和監督檢查中發現黨委(黨組)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不力的問題,書面函告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,協助其履行好“一崗雙責”。近兩年來,市紀委共提請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運用“第一種形態”教育、提醒、誡勉21人次。
精準化追責,不牽“牛鼻子”就要“挨板子”
“問責問準了,板子拍實了,才能真正發揮懲前毖后、倒逼履責的多元效應。”在全市問責工作研討會上,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就“精準問責”與參會紀檢監察干部深入探討交流。這樣的研討交流,市紀委每年舉行一次,著力查找問題短板、研究對策措施,提升問責的規范性和精準性。
結合新修訂的《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》,市紀委協助市委出臺《關于強化黨內問責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》,進一步明確問責主體、問責責任、問責程序、工作機制,強化黨委(黨組)、黨的工作機關問責主體責任,形成問責合力。
“落實‘兩個責任’,容不得‘老好人’心態!”某市屬國有企業違紀違法案件多發頻發,黨委書記、紀委書記雙雙被問責,受到黨內警告處分;開發區某街道違規發放津補貼,時任街道主要負責人負主要領導責任,受到黨內警告處分。市紀委堅持“一案雙查”,在查清當事人違紀違法事實的同時,同步查清相關主體責任、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履責情況,該問責的一律問責。
市紀委監委做實”后半篇文章”,用好紀律檢查建議和監察建議,防止問題“濤聲依舊”。如在問責某市級部門黨組后,市紀委提出了推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5條建議,督促該黨組建立完善了“黨組議事決策工作規則”“加強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監管實施意見”等6項制度。
黨的十九大以來,全市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“兩個責任”不力問題問責277起,問責黨組織134個、黨員領導干部237人,市本級10批次通報41起典型案例,充分釋放出“失責必問、問責必嚴”強烈信號。·顧鳴鳳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