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ul id="w22u0"><sup id="w22u0"></sup></ul>
  • <strike id="w22u0"></strike>
    <fieldset id="w22u0"><menu id="w22u0"></menu></fieldset>
  • <strike id="w22u0"></strike>
    <ul id="w22u0"></ul>
  • 搶抓機遇求突破 奮勇爭先走在前 為“建設大門戶 同 奔共富路”多挑重擔多作貢獻
    來源: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:2021-09-28 閱讀:0

    本報訊 (記者李彤)26日下午,吳新明同志來到第五代表團和第十代表團,與代表們一起討論審議市黨代會工作報告、市紀委工作報告。他勉勵大家深入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,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,搶抓機遇求突破,奮勇爭先走在前,為全市“建設大門戶、同奔共富路”多挑重擔、多作貢獻。

    第五代表團氣氛熱烈,于立忠、譚真、張勇華、周小軍、臧忠、呂建等代表踴躍發言。大家一致認為,黨代會報告政治站位高、總結成績實、工作舉措新,對今后五年的部署思路清晰,具有很強的前瞻性、指導性和可操作性。

    在認真聽取代表們發言后,吳新明說,王暉同志代表十二屆市委所作的工作報告主題鮮明、重點突出、目標明確、措施具體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省委決策部署,充分體現南通發展的內生需求,深刻反映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所需所盼,全面謀劃了南通發展的新思路、新舉措、新境界,具有很強的感染力、號召力、凝聚力,他非常贊成、完全擁護。在與第五代表團互動交流后,他說,近年來海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,要緊緊圍繞市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,砥礪奮進、爭先進位,推動經濟總量持續領先、財政收入早日超百億。一要進一步加快做大經濟總量。加大招商引資強增量,加快集聚臺資企業,既要瞄準頂天立地的大項目,也要重視招引鋪天蓋地的科技型、人才型項目;強化企業服務優存量,幫助企業拓市場、搶訂單,加快技術改造,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。二要大力發展樞紐經濟。學習借鑒蘇州打造“蘇滿歐”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的好經驗、好做法,加強與蘇南各類園區的交流與合作,加快跨江融合步伐。

    搶抓機遇求突破 奮勇爭先走在前 為“建設大門戶 同奔共富路”多挑重擔多作貢獻

    三要做大做強開發園區。不斷提升專業化招商能力,加快平臺載體建設,引入市場化工作機制,讓更多產業項目加速落戶。四要做優宜居宜業環境。不斷完善政策、提升服務效能,增強區域競爭力、吸引力,集聚更多優秀人才、企業和項目,為加快經濟發展、做大經濟總量提供有力保障。

    在第十代表團,陳永紅、孫春梅、張曉華、陳衛東、昝圣達等代表,結合自身實際工作作交流發言。大家認為,報告主旨明確、脈絡清晰,對過去五年的總結恰如其分,對未來五年的發展定位精準,是一個具有政治高度、思想高度和戰略高度的好報告。代表們紛紛表示,將結合實際,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好報告精神。

    在認真聽取代表們發言后,吳新明說,通州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巨大,希望通州搶抓機遇、乘勢而上,努力建設產業創新高地,勇當南通高質量發展“領頭羊”,不斷提升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貢獻份額。一要經濟發展全市領先。強化企業服務,將其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,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;加大招商引資,通過持續引入優質增量,推動產業結構、投資結構優化升級;強化要素支撐,優先向優質項目、優質企業提供土地指標、能源供應、環保容量等資源要素。二要科技創新全市領先。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主引擎,深度融入沿江科創帶建設,為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。三要環境保護全市領先。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進一步擦亮沿江生態環境保護名片,加大通呂運河水環境改善力度,推動生態環境越來越好。四要營商環境全市領先。持續打造政務服務、企業服務、人才服務的高地,通過優質高效的服務,吸引更多總部型、科技型、功能型企業落戶。

    封春晴、黃衛成、楊揚、凌屹等參加相關審議活動。